​关于 2023年一季度制造业强市建设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
时间:2023-12-25 18:04:01
字号:

今年以来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按照市市政府决策部署 ,对照《2023 年制造业强市建设和产业链链长工作要点》,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目标,推进产业链链长制走深走实 、提质增效 ,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实现良好开局,为工业经济首季 “开门红”提供了坚实支撑 。1-3 月份 ,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9. 7% ;全部 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 8% ,高于GDP 增 0. 6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0. 8%;100个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完成投资4 6. 6 7 亿元 ,达年度计划的 31. 01% 。 

一、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召开全市链长制工作推进会议、链长办工作会议等,理清工作思路,印发《2023 年制造业强市建设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完 善链长分工,明确发展目标 。修订印发《聊城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制度》。

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开展县市区链长制重点工作专项督导调研 ,督促各县(市 区 )加强链长办力量。督促各县(市 区 )、各产业链牵头部门 、各要 素保障组牵头部门制定年度工作要点 ,明确年度任务 ,一体推进制造业强市攻坚突破 。

三是落实考核评价制度。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 ,继续实行“ 蓝黄红”榜评价制度 。每月通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完成对有关市直部门和县(市 区 )年度考核 ,印发《关于2022年全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2022 年度县 ( 市 区 ) 链长制工作办公室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等。

四是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绘制12 个产 业 20 条产 业链图谱,督促市直有关部门加快完善 “一业一策”和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案 ;组织各牵头部门谋划召开链长制工作推进会 ,制定招商活动方案 。

五是深入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行动 。通报表扬20名2022年度 “优秀助企远航服务专员”;调整新一批远航企业和服务专员 ,确定400家新一批助企远航行动企业名单 ,“一对一”为企业配备服务专员 。

六是持续推进问题诉求解决 。一季度共收到企业问题诉求42个,已解决30个。进一步完善“诉求通” 平台功能 。

七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编发工作动态12 期 。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强市建设”系列新闻发布会《造业强专题第三 、四、五 、六场》 。组织3期助企远航政策宣贯活动 ,印发《 2023年市产业链“聊政策”宣贯活动方案》,并组织1期“聊政策”宣贯。筹备链主企业家青烟威潍对标学习活动 。

二、八大攻坚突破行动强力推进

(一)创新驱动 。强化柔性引才 ,认定“人才飞地”13 家。 新组建3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 ,聊城大学参与的“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建设 。批建5家“新型研发机构”,精准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 。全市5家省级创平台获省科技厅优秀评价等次 ,数量列全省第3位。征集31个项目申报重点攻关项目指南 。建立起 400余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95家。56家企业纳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储备库 。举办 “创新能源时代 ·共享低碳未来” 技术成果对接暨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 ,促成安德机械与西安交大等 6个研发项目签约 。举办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暨聊城市与中科院 系统产学研合作对接会 ,6 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 ,总投资 4800万元 。出台《关于支持聊城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若干措施》,40 余家企业及创业团队入驻园区。 出台《关于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赋能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通知》,组建“聊知先锋”服务队 ,开展培训活动 ,并对企业 进行“ 一对一” 精准帮扶。

( 二 )项目建设。确定2023 年全市 100 个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 ,总投资578. 56 亿元 ,年度投资计划150. 06 亿元 。截止3 月底已开工项目93 个,累计完成投资 46 . 67 亿元 ,达年度投资计划的31. 01% 。调整并公布2023-2025 年制造业重点项目 (第 一批)294 个。征集重点项目要素需求 ,反馈要素保障部门制定保障方案 。“聊城产业链精准招商云平台”项目已完成招标 ,确定了服务供应商 。初步构建“聊城市招商引资项目和资源平台” 。 农副产品加工、有色金属 、绿色建材 、生物医药 、汽车及基础零部件和农机及高端装备产业分别由链长带队 ,赴各地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 。第三届儒商大会聊城市高质量发展暨双招双引合作推介会在济南举行 。1-3 月份 ,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33. 2% ,增幅居全省第2位 ,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25. 6 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24 . 9% ,增幅居全省第5位 ,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17. 5 个百分点 。实施工业技改项目 378 个。

( 三 ) 数字转型 。加快到建设 ,对东昌学院等重点区域开展了联合选址 ,协调加快数据机房建设,一季度新建基站142 个, 累计建设7487个。召开济郑高铁沿线5G建设推进会 ,计划建设291 个塔、44 处数据机房 、 1 个高铁专用节点机房 。召开千兆城市建设座谈会 ,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要求 。冠县冠宏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完成上线 ,临清兴运标识解析行业型二级节点完成接入测试 。起草《聊城市制造业数字 化 转型行动方案》。推荐申报省级数字 经济“晨星工厂”54 家 ,“数据赋能 ”优秀产品 8 个,数字经济试点园区2家 ,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标杆企业6家。开展市级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认定工作 ,33家企业 入选。推 荐4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组织企业申报2023年度省级贯标试点。筛选120 个项目纳入市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清单 ,进选推荐28个项目申报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鲁西大数据中心已签约高铁新区。济郑高铁沿线5G基站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四)企业培育 。 印发《关于2023年度推动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和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通知》,建立小升规培育库 ,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573 家企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储备库”和 257 家企业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成长库” 。组织专家对省级专精特新申报企业材料进行评审 ,推荐326 家 ,其中新申报295家 ,复核31家。完善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 ,明确 2023年度重点培育企业 86 家,其中12 家为国家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为我市省级优秀企业家申办 “ 山东惠才卡”,纳入全省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范围。开展企业系列培训 活动 ,一季度共开展各类相关培训活动25期 。

(五)集群提升 。分级组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库 ,其中市级入库特色产业集群 16 个、省级 8 个、 国家级 4 个。起草《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作方 案》。推荐 4 个集群参加 2023 年度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评选。开展特色产业集群对标学习活动 ,组织近70人到临沂沂水县淀粉糖及休闲食品特色产业集群 、 费县绿色家居建材特色产业集群开展对标学习 。组织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申报工作 ,首批推荐先进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临清轴承制造业集群申报。组织 7 家“专精特新” 企业参加山东省2023“ 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启动大会。

(六)绿色制造。开展第五批市级绿色制造名单申报工作 , 扩充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名单培育库 。鲁西集团成功入围2022年度全国氮肥行业水效领跑者。督促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做好年度自查。赴济南等先进地市学习废钢铁行业规范发展经验 。将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列入《关于支持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中予以重点推进。起草《聊城市水资源治理推进工作方案》 《2023 年聊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要点》;推进节水型工业创建 ,推进市级单位创建节水型单位 ,深入冠县调研指导县级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赴临清和高唐开展淘汰落后产能督导检查 。起草今年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 。完成对临清市大唐建材有限公司2台 3. 2M 水泥磨机现场拆除验收工作 。对全市“ 两高”企业数据进行审核 。

(七)品牌带动 。对拟申报“好品山东”、省长质量奖的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 。组织企业参加第二 批“好品山东”和第九届省长质量奖申报。组织开展第三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共有53家企业申报。51家企业 纳入省级质量标杆储备库 ,对入库企业靠上帮扶、精准指导 。

(八)要素保障 。举办“ 山东聊城一高校人才直通车”引才活动 2 期 ,涉及人才需求 630 余个 。开展院士下基层活动,邀请有关院士专家到东昌府区、冠县 、临清考察制造业相关企业,对企业在技术提升 、新产品开发和性能升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指导 。组织开展一季度工业稳增长奖励申报工作,下达第一 批工业转型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4094 万元 、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474 万元 ,落实 “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升规” 等企业奖励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022 年度 166 个制造业产业链重点项目 ,银行已对接 119 个项目 ,授信 34. 23 亿元 ,已投放金 30. 85 亿元 。全面启动土地服务专员对接帮扶活动 ,共对接项目 310 个,解决用地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51 个。对2023 年 100 个产 业链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预估 ,目前全市环境要素指标结存量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一季度 ,全市共完成 102 个建设项目环境要素指标审核确认。1-3 月份 ,市县审批局共计推进手续办理 68 项 。召开动员大会 ,组织开展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 、随意处罚”攻坚行动 。截止3月底 ,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同企业相关的法律咨询 29 件次 ,组织律师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120余次 ,法治体检60余次 。谋划 2023 年度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 ,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纵深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三 、产业推进组工作有序开展

( 一 ) 黑色金属产业 。起草 《关于支持钢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已完成上会程序 。链长王彤宇听取了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召开黑色金属产业链工作推进会 。完善《关于我市黑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二 ) 农机及高端装备产业 。推荐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集群申报省优 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激励 。链长曾晓黎带队赴高新区和冠县开展巡链活动 。开展“问清服务 益企兴聊”活动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链长曾晓黎带队赴西安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 ,冠太新材料与中铁一局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及帮扶需求问卷调查和企融资需求情况统计 ,对企业相关情况进行摸底 。

( 三 )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起草《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副市长张建军带队赴北京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活动 ,阳谷县蛋鸭养殖及鸭蛋力口工项目和高原亚克液态奶加工基地2个重点签约 ,总投资 4. 5 亿元 。召开全市预制菜产业推进协调会议 。组织举办“ 2023年聊城(东莞 ) 农产品加工业 暨预制菜产业招商推介会” 。召开金融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座谈会 ,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 。

( 四) 有色金属产业 。赴在平区信发集团 、骏程科技 、鲁环散热器 、信通铝业等多家企业开展铝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调研。 链长谢兆村率队到中国有色矿业集团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考察对接 。召开有色金属产业链工作推进会 。完善 《关于我市铝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关于我市铜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起草《关于支持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现已完成上会程序 。起草 《打造铝加工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案》。筹备对标学习活动。

( 五 ) 新能源汽车产业 。链长柳庆发就新能源汽车项目 ,与泛华建设集团交流座谈 。邀请省创发院有关专家赴中通客车开展产学研对接 ,就省创发院助力中通客车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邀请省科技厅厅长带队到中通客车调研 。制定方案 ,开展强链延链补链项目调研 。组织10 家企业赴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 新中心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征集并上报了3家企业融资需求 。组织聊城大学有关专家赴时风集团调研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情况 ,帮助企业 谋划 “十四五” 科技创新项目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技入 。

( 六 ) 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 。起草 《 关于支持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召开座谈会研究讨论。副市长王刚主持召开上市问题协调会,加快推进金帝股份上市进程。召开轴承智能制造共同体科技创新交流会 ,邀请齐鲁工业大学 、云轴联、山钢集团的专家从项目合作 、技术创新 、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作详细阐述和案例分享 。链长刘文强带队在上海开展招商活动 。会同临清市赴大连瓦房店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 。赴临清市 、东昌府区、冠县、东阿县开展轴承产业链巡链调研 。

( 七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起草 《 关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成立电子信息产业联盟 。开展基础电子元器件 、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调研 ,并起草调研报告 。邀请省软件行业协会到我市召开座谈会 。收集整理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税收相关政策汇编》,发至各县 ( 市 区 ) 和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赴光明园迪等企业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调研 。链长刘昌委托市委办带队赴县市区围绕数字经济等工作开展调 研 ,市考核办牵头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组织综合调研。

( 八 ) 造纸印刷产业 。召开造纸印刷产业链工作推进会 。对接市文旅局 ,推送有关创新平台申报政策 ,助力印刷类企业参与 科技创新平台申报认定。制定造纸印刷产业链招商方案 ,拟定相 关招商活动计划 。1-3 月份签约项目2个 ,阳谷纸制品生产扩建 项目签约金额1. 2 亿元 ,北馆陶镇智能包装基地项目签约金额 3. 5 亿元 。为 京临包装印刷 3 亿套高档文化包装材料项目解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3. 02 亩。

( 九 ) 绿色建材产业 。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绿色建材产业链 的主要工作情况 。起草 《关于支持绿色建材产 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链长王峰带队赴北京西飞世纪门窗幕墙公司开展招商 交流活动 。召开全市建筑门窗节能产品认定工作会议 。赴冠县绿 色建材产业园进行调研 。在厦门大学举办绿色建材产业链培训班 。市建筑建材行业发展中心、市监督管 理局认证科联合市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开展专项培训活动。

( 十 ) 生物医药产业 。起草并完善 《聊城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诊链报告》《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链长马卫红带队赴北京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 。马卫红带队赴东阿开展 “巡链”活动 暨融链固链对接交流座谈会 。开展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调研 。制作 了聊城市投资指南,详细介绍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发展目标 、重点企业 、产业载体等 ,为 产业招商指明了方向。

( 十一 ) 纺织服装产业 。起草 《关于支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链长王刚带队赴临清、冠县调研。纺织服装产业联盟赴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合作项目及洽谈建立海外仓事宜 。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座谈会 ,组织相关单位专题研究高唐艺唐针织3万吨服装 、家纺面料智能化技改深加工项目 。邀请外国使节到链主企业参观 。组织信息化专家组赴临清纺织企业调研诊断 评估 。

( 十二 ) 绿色化工产业 。积极推进化工园区扩园工作 ,茌平化工产业园扩区申请已通过省级初审 。聊城化工园区已完成 S325改道的可研报告编制工作 ,扩园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已制定初稿 。聊城化工园区组织专家对部分化工企业开展智能化发展现 状诊断评估 ,出具 了 “ 一园一策” “ 一业一策” “ 一企一策” 评估报告 。东染化工与泰州市科研精细化工达成合作意向。莘县正升化工投资 15. 7 亿元年产 2 万吨异哮哇琳四月杀菌剂及 9 万吨含氯中间体项目完成签约 ;齐鲁漆业新建年产 50万吨功能型防腐涂层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完成备案 。召开聊城绿色化工产业联盟成立大会。起草《打造化工新材料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 案》。另外 ,各产业推进组均制定了招商计划 ,并分别组织了招商活动 。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部分县 ( 市 区 ) 和产业链牵头部门人员 、精力投入不够 ,谋划工作不主动 ,落实任务行动较慢 。

二是工作合力需强化。主要是产业链和要素保障牵头部门作用发挥不充分 ,部门配合不到位 ,工作合力有待加强 。

三是服务水平需提高。解决问题长效机制不完善 ,服务不够精准;部分单位对助企远航行动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 ,服务专员素质还需提高 。

四是招商力度需加大 。部分产业链招商方案不精准 ,活动开展迟滞 。

五、下步工作要求

( 一 ) 上下协同统筹推进。进一步组织好巡链 、诊链 、招商等相关活 动 。各县 ( 市 区 ) 进一步充实力量 ,确保链长办实体化高质高效运行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用好调度 、督导 、通报 、考核手段 ,形成整体合力 。加快 “ 一业一策”编制和各产 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筹备等工作进度。制定宣传方 案 ,倡树典型 ,推广经验。

( 二 ) 加快推进产业谋划 。及时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发展动态 ,做好产业分析 。参照 《聊城市制造业产业链图谱》,围绕产业链优势 ,依托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 ,谋划适合在聊城上的、 对产业链具有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加强与赛迪研究院等高层次研究咨询的联系 ,借助 “外脑” 提升产 业 、项目谋划水平 ,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三 )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强化“项目为王”理念 ,突出抓好 2023 年100 个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 ,强化要素保障 ,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 同时,继续抓好 2022 年未完工的 107 个项目督导调度,确保如期竣工投产 。定期更新 、精准对接 2023-2025 年 294 个制造业重点项目要素需求 ,做到早开工 、早竣工 、 早技产 、早达效。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主动谋划 ,明确方向。瞄准目标 ,领导带队 ,创新方式 ,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

(四)继续做好纾困解难 。进一步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新一轮的 400 名服务专员要确保到位 ,全面融入企业 ,积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畅通问题收集渠道 ,建好用好“诉求通” 平台 ,优化问题收集 、办理 、反馈流程 ,确保件件有反馈 、 事事能落实 。聚焦产业链发展的痛点堵点卡点 ,重点解决产业行业共性问题和审批 、要素 、环境等难点问题 ,重大问题及时形成报告报市委 、市政府。


聊城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办公室

2023年4月28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