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9-2022年)》政策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为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安全、集聚集约、高质高效发展,高水平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根据聊城实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了《聊城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2020年2月25日第5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修订的背景及必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聊城市初步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化工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产品涉及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催化剂、橡胶助剂、新型肥料、绿色农药、石油化工、橡胶轮胎、高档环保油漆、水性涂料等,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转方式、调结构效果明显,化工产业已成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市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依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发展环境不乐观等问题。
二、修订依据
本规划的制定依据主要是《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聊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2018-2022年)》和《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等。。
三、修订过程
2018年4月,聊城市化转办组织召开了聊城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启动会议,提出了规划编制要求,成立了编制小组,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编写小组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征求相关县、区主管部门、重点企业意见,依据《聊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2018-2022年)》开展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于2018年7月完成初稿。与相关县、区主管部门、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经多次修改完善后,9月底完成了《聊城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8-2022年)》(征求意见稿)编制;11月14日向洪玉振副市长召开的专题会进行了汇报,并征求有关县(市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多次修改后,于2019年11月15日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通过了专家论证;12月4日-10日,将《规划》在市工信局网站进行了公示,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6日,市工信局局长办公会进行了集体研究;12月9日,组织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会签;12月14日,法律顾问出具了审查意见;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了修改。
四、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8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规划依据。制定本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
第二部分:发展基础。重点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规划编制依据等方面分析了我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部分: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按照省、市确定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总体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省政府认定的三个化工园区、化工重点监控点为依托、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技术创新,推进安全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新建、扩建化工项目原则上进入省政府公布的化工园区、专业化工园区和重点监控点建设。
2.基本原则。坚持高端高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集约集聚发展,坚持绿色安全发展。
3.主要目标。从产业规模、创新发展、绿色安全发展、两化融合、集约集聚、品牌建设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发展布局。立足现有基础,强化市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优势产品,依托骨干企业,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加强园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布局合理、优势突出、安全环保的现代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第五部分:发展重点。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装备、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
第六部分:实施路径。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规范重点园区建设、推进绿色安全发展、加速两化深度融合、深化质量品牌建设、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方式推动我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
第七部分:环保措施。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保监管,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能耗强度和总量控制、排污总量控制,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
第八部分:保障措施。从切实完善组织管理、强化行业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壮大人才队伍、广泛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2月27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