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2024-03-05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11371500MB2860207Q/2023-13160417
2023-04-26 17:15:52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情况制定

  根据《聊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聊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我局同步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对照我局牵头和配合的任务,结合我局职能,在科室提报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2月底起草形成初稿,吸收科室再次补充提报内容,并结合我局2023年工作要点,形成征求意见稿,3月25日征求局县级领导和各有关科室意见,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审议稿,将于近期提交党组会议研究。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实施创新驱动。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51家。2022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2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3家,较上年增长127%。组织开展第三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共有53家企业申报。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早摸排,狠抓储备库建设,56家企业纳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储备库,51家企业纳入省级质量标杆储备库,对入库企业靠上帮扶、精准指导。三是优化创新人才环境。一季度,完成了2022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申报推荐工作,共向省工信厅推荐人选42人,7人进入会议评审,6人进入省委组织部综合论证阶段,另有重点行业配额2人;完成了国家级人才第一批次申报推荐工作,共向省厅推荐人选36人。

  2.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塑优建强优势产业集群。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绿色化工等“一业一策”已完成审议稿。推进鲁西化工甲胺DMF,齐鲁漆业20万吨/年金属基材防护涂料、一诺生物质材料7万吨糠醇扩建等项目建设,年内可投产。二是实施产业链提升行动。4月10日,召开全市链长制工作推进会议,张百顺市长主持并作重要讲话;印发了《2023年制造业强市建设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和修订后的《聊城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制度》,印发《聊城市制造业产业链图谱》(征求意见稿)。公布了2023年全市100个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和2023-2025年制造业重点项目(第一批)294个重点项目,按月调度通报,征集项目要素需求反馈有关部门制定保障方案。1-3月份,全市100个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已开工93个,完成投资46.6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1.1%。《关于钢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完成公平竞争和司法审查,等待市政府常委会研究。铝加工、化工新材料、轴承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完成《2023年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工作方案》(初稿),开展了1场对接活动。三是持续推进技改升级。1-2月份,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9.2%,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76个。四是加强“两高”行业管控。1月,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完成对临清市大唐建材有限公司2台3.2M水泥磨机现场拆除验收工作。配合市发改委对全市“两高”企业数据进行审核。五是严格化工园区管理。茌平化工产业园扩区申请已通过省级初审,目前正再进一步补充材料,预计8月份可批复;聊城化工产业园扩区正在实施村庄搬迁工程,下一步积极争取省道改道工程开工。六是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引导企业积极开展DCMM贯标,2022年17家企业通过DCMM贯标,占试点企业数量51%,位列贯标试点市第3位。2023年,设立市级奖补资金136万,待局党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尽快拨付企业。目前正在组织企业申报2023年度省级贯标试点。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目前筛选120个项目纳入市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清单,遴选推荐28个项目申报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鲁西大数据中心已签约高铁新区,济郑高铁沿线5G基站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七是深化数字赋能应用。《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已起草完毕,在4月11日召开的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印发审议稿。推荐申报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54家;省级“数据赋能”优秀产品8个;省级数字经济试点园区2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标杆企业6家。《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完成会签,通过公平性、合法性审查。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23年招商计划。八是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建立573家企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储备库”和257家企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库”。以“六变”工作法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推荐430家,居考核三组第一位。组织专家对省级专精特新申报企业材料进行评审,出具详细修改建议,推荐326家,其中新申报295家,复核31家。

  3.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5G建设,联合城管、自然规划对东昌学院等重点区域开展了联合选址,协调加快数据机房建设,目前已完成5G基站建设7364个。冠县冠宏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已完成上线,临清兴运标识解析行业型二级节点已完成接入测试。

  4.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是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联合水利局开展第二批市级工业节水示范企业评选活动。二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开展第五批市级绿色制造名单申报工作,扩充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名单培育库。鲁西集团成功入围2022年度全国氮肥行业水效领跑者。三是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督促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做好年度自查。赴济南等先进地区学习废钢铁行业规范发展经验。将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列入《关于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予以重点推进。

  5.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分级组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库,市级入库特色产业集群16个,省级8个,国家级4个。完成《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初稿)。推荐4个集群参加2023年度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评选。举办特色产业集群对标学习活动,3月8日-10日,组织近70人到临沂沂水县淀粉糖及休闲食品特色产业集群、费县绿色家居建材特色产业集群开展对标学习活动。组织开展省级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申报工作,推荐先进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临清轴承制造业集群申报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组织7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山东省2023“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启动大会。下发《关于2023年度推动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和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通知》,建立小升规培育库,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制定2023年中小企业“育苗扶壮”梯度培育“春霖惠企”行动方案,建立企业培育库及企业需求台账。分别在莘县、阳谷召开聊城市“春霖惠企”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专项行动服务需求对接会。三是培育优秀企业家。一季度,按照程序为我市获奖企业家申办了“山东惠才卡”,纳入全省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范围。开展企业系列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相关培训活动25期。四是创新精准招商方法。绿色化工产业2月份签约投资15.7亿元的正升化工9万吨含氯中间体项目(莘县),3月份签约投资5亿元的酸能生物绿色酸化剂项目(高新区)。五是提升开发区承载功能。组织技术改造服务商走进开发区,实地开展智改数转诊断活动,为企业生产设备、生产线的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需求进行诊断。谋划2023年度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纵深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加快出台《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抓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全面完成。一是建立推进机制。成立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工作开展。局党组定期研究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推进会议,研究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下步工作。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不定期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二是构建推进体系。由局动能办牵头,组织制定工信系统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年度工作任务,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对重点任务实行台账管理,定期调度,及时汇总上报。对进展慢的,加大督导力度。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提炼工信领域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做法和典型经验,与制造业强市建设和链长制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平台等,广泛宣传工作典型、亮点特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拟制定出台政策文件情况

  1.《关于钢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完成公平竞争和司法审查,并通过市工信局专题研究,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2.打造铝加工、化工新材料、轴承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正在修改完善。

  3.《聊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审议稿),已在4月11日召开的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印发。

  4.《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初稿已经完成,下一步将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司法审查、上会研究等程序后尽快印发。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