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2024-03-05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旧动能转换助力纺织服装产业蝶变
11371500MB2860207Q/2020-4414141
2020-12-21 10:09:17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新旧动能转换助力纺织服装产业蝶变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聊城市的传统产业,以临清市、冠县、高唐县及茌平县为主,辐射周边县市区,形成了以棉花加工、棉纺、织布、染整、服装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纺织服装产业以抓产业促发展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量质并重深度转调,同步推进规模扩张和质效提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一、典型经验做法

1、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专班引领。按照新旧动能转换要求,聊城市纺织服装产业组建了纺织服装产业推进专班,由局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副职为副组长,我局相关科室科长以及各相关单位业务科室科长为成员。出台了《聊城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下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明确专班成员单位月调度、季总结、半年汇总制度。

2、加强深度调研,全面掌握产业情况。对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现状进行摸底调查。为摸清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专班在成立以来,多次组织调研组对各县(市、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摸清我市纺织服装产业企业户数、从业人员、生产能力和新上技改项目情况,对全市150户纺织服装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总,形成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人才库。

3、加强产业交流,对标学习先进经验。坚持抱团发展,在产业内部形成交流合作机制。依托聊城市三和纺织服装研究院,以三和集团、冠兴集团、秋华纺织等纺织大企业和金号集团、亨博尔、暖频道等家纺服装企业为带动,深入一些优秀企业学习,召开现场会、交流会,互通有无,寻找合作意向和契机。同时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外技术经验交流,与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立联系。专班连续两年带领我市纺织服装重点企业走出去。组织全市纺织服装行业骨干企业、有关县(市、区)工信局负责人等在杭州、福建进行对标学习,参观考察了纺织服装行业标杆企业,并举办企业交流研讨会。

4、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壮链补链延链。专班先后两年在国内纺织服装聚集区召开双招双引会议。纺织服装产业专班与绍兴纺织协会和福建省山东聊城商会签订合作协议。与中国轻纺城山东商会授牌建立聊城-绍兴“双招双引”工作站。专班多次赴青岛、河北高阳、泰安康平纳等地进行产业对接,其中即发集团在阳谷县投资建设600万件针织服装项目,已经实现落地达产。康平纳(临清)十万吨标准化智能染色项目与临清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双招双引,壮大服装环节,弥补染整缺口。

二、成效和亮点

1、体系渐趋完整,规模逐步扩大。我市是纺织服装大市,拥有棉纺织、色织、印染、毛纺织、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机装备等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2020年,我市纺织服装规上企业146家,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175亿元。

2、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培育了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名牌产品5个。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聊城华润纺织生产的NE80—NE300高支高档纱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最具实力、规模最大的烧毛纱和特细支纱专业供应商。日发纺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喷水织机、毛巾织机四大系列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纺联推荐替代进口织机的重点产品。

3、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近两年来,我市纺织服装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改工程,行业整体技术装备达到全省同行业中等偏上水平,部分企业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金号集团引进德国提斯、香港立信等国际先进染整设备,极大缩短了染色时间,水、汽消耗和用工大幅下降。三和集团、冠星集团、锦泰棉业引进德国特吕茨勒、瑞士立达等高端纺纱装备,实现了清梳到筒纱的生产自动化。顺达纺织引进最新型的日本村田涡流纺纱机,生产工序大大缩短,纺纱效率比传统环锭纺纱提高30倍以上。

4、两化融合速度逐渐加快。近两年,随着两化融合的不断加深与延展,促进了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效益不断显现,已逐步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金号织业建立了自动化仓储系统,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成为淘宝网“聚划算”平台毛巾类产品的主运营商。阳谷县以“淘宝村”模式快速做大汽车内饰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坐垫生产基地。日发纺机以智能化纺织装备为基础,积极协助客户打造智能化车间、数字化工厂。

5、重点企业发展迅速。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中,三和集团排名第10,秋华纺织排名第45,冠星集团排名第57,临清华兴纺织排名第72;在2019年全国棉纺织行业优良发展型企业中,临清华兴纺织排名第14;临清志海纺织排名第15,阳谷顺达纺织排名第18。三和集团蜡印布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产品全部销往非洲,市场占有率高达30%。日发纺机无梭织机位居国内同行业第1、国际前3。

6、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临清市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蜡染名城”“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山东省产业集群(棉纺织);聊城华润纺织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精品纱生产基地”。临清市是全球最大的蜡印布生产基地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金郝庄镇被命名为“棉纺织之乡”。以冠星集团为龙头的冠县纺织行业,纺织--染整--服饰产业链基本形成。以金号集团为核心的茌平县家纺工业园,家纺企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阳谷手织、机织汽车坐垫分别占国内车饰品市场份额的近半壁江山,并且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三、典型案例

1、超越纺织:特色发展成就企业精彩蝶变

以差别化纤维和功能性纤维混纺纱线为主导的两大产品系列成为行业翘楚;一个纱线品种最多可达8种不同纤维混纺而成;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并拥有7项国家专利。超越纺织深耕纺织领域,走差别化功能化特色发展的路子,专注做好每一根纱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将高起点、高难度、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纱线开发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以此实现企业从传统常规产品向高端差别化产品的转型。

超越纺织逐渐形成了以差别化纤维和功能性纤维混纺纱线为主导的两大产品系列,累计创新产品100多个品种,在国内差别化纺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公司资产总值达4.5亿元,年生产各类纱9500吨,年销售收入4.1亿元,年利税3000万元。

超越纺织在培养自己的科研人员的同时,与山东纺织类高校及科研院所携手,致力于产品及工艺的开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中不断拓宽市场空间,用技术研发的积累,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超越纺织生产的差别化纤维混纺纱线,完全突破了传统纺织产品的框框,其产品的新颖性、保健性、多功能性,独树一枝,受到客户的喜爱。超越纺织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并成立了聊城市紧密赛络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聊城市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纺纱技术重点实验室。企业拥有国家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超越纺织研发投入千万余元,推出了莫代尔/腈纶/石墨烯保健混纺纱线、腈纶/莫代尔/绢丝亲肤混纺纱线、莫代尔/蚕蛹护肤混纺纱线等上百种功能性保健纱线品种。2020年6月超越纺织“功能性保健混纺纱”荣获山东省2020年技术创新产品一等奖。兰精M60/蚕蛹蛋白40 11.8tex紧密赛络纺混纺纱被省工信厅评为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新技术(成果)、新模式企业。

2、日发纺机:自主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拥有各类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主导产品无梭织机是纺织产业链中最核心的工艺装备,各类中高档织机产销量均居行业前三位。近年来,日发纺机以自主创新为主导,深耕无梭织机主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日发纺机是纺织行业标准《FZ/T94004—2009 挠性剑杆织机》《FZ/T94058—2011喷气织机》以及《FZ99019—2017喷气织机数字控制系统》起草单位。公司技术中心为山东省剑杆织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喷气织机产品研发中心、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喷水织机产品研发中心。

日发纺机按照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健全了研发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产品发展战略规划、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新产品立项评审程序、新产品开发流程、技术推广支持流程、研发投入核算体系、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研发人员考核奖励制度等。科学严密的创新体系确保日发纺机能够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有发展潜力的新产品项目。

重视科技研发的投入、不断推出高科技产品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动力之源。公司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作为研发费用,形成了销售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研发模式,近年来,公司合计用于技术产品产业化、技术改造方面的资金近4亿元,确保了技术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专注于自主研发,让公司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日发纺机已经是我国技术水平最先进、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无梭织机的主要研发、制造基地。公司无梭织机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信得过产品”“行业十佳品牌”、纺织行业“十大装备先锋”“聊城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称号。

3、金号织业-争创国内一流智能化家纺生产基地

山东金号家纺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68年的原茌平毛巾厂,是一家集纺织、印染、后整理深加工于一体,具备完善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体系等功能的专业家用纺织装饰品集团企业。

该企业致力于智能化改造,一是设备智能化更新改造。目前具备年特种棉纱生产能力12000吨,拥有电子提花喷气剑杆织机、筒子溢流染色及射频烘干设备、全自动纵横缝机等核心设备1200多台套,关键生产及检测设备均系从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引进,持续进行业务流程优化,设备改造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打造出一套适应自身产品特色的柔性化、集约化、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系统。二是智能化立库分拣储运中心项目的建设。智能仓储保证了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及时掌握所有库存货物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大大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就对缝制车间缝纫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来说,经过三个月时间试用、消化、吸收的初试牛刀。利用两年间投资1.2亿元,把缝制车间沿用了50年之久的手工缝制毛巾纵横边,90%以上的产品用上了全自动纵横缝机,使缝制车间的人数由原来的2000多人减到了现有的340人。就智能仓储系统的改造来说:建成后的仓库减少用工,提高工作效率。货品将实现自动化入库、订单货品全自动拣选,智能化物流配送系统的软硬件设施的施行,缩减盘点周期,并加快配送的速度,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减少用工80人。同时储存量能容纳60万箱毛巾的庞大数量,满足了小批量多品种的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通过技术提升、产品创新、品质升级,适应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生产流程优化,设备设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柔性化、集约化、高效率、高质量生产系统,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市场销售模式要求,金号集团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化家纺企业。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