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2074号提案(关于加快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提案)的答复
建议人 马冲 建议时间 2023-03-22
建议内容

关于加快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

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机构转型升级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发展现状

我市作为山东省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传统工业大市,政府部门近年来非常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的促进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部署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先后印发《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聊城市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聊城市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围绕全面推进“数字聊城”建设,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至聊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引领我市产业发展、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新兴业态成长迅速,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通过调研发现,我市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仍面临缺乏完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全产业链,结构相对单一、产业规模增长动力不足,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同领域产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等诸多短板。

人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推动力,所以加快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规划、顶层设计及协调机制欠缺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我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应紧密跟踪区域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从聊城市的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以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规划,从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为聊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统筹构建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院校框架

“外引内培”是大力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培养适应聊城市发展需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应加快构建服务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框架,按照我市院校布局规划,分层次、分领域、分级别地进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本地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大力支持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培养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技能人才,重视在职员工的信息化技术教育和培训,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

(三) 多措并举,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

加强我市相关部门对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增强校企双方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产教融合精准对接的广度和深度,匹配人才培养供给与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在我市建设一批不同技术领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联盟,搭建集教育、培训及研发于一体的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用好用足本市人才政策,积极引进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

答复时间 2023-09-19
办理类型 已解决
办理情况

马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才兴则产业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一、工作情况

(一)做好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工作。为提升我市产业人才队伍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依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我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结合我市实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汇才、优质企业聚集、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创新平台人才强基和海外人才引育“五大行动”,打造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五支队伍”,为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积极组织我市产业人才参加2022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和2023年度国家级人才工程评选。截至目前,2022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共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申报人选42人,申报数量同比增长110%,最终入选5人,同比增长67%,为历年之最。其中,波米科技有限公司的杜孟成成功入选。

(三)做好企业家培训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深入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企业家专业素养、创新创业和经营管理能力。1-8月份,采取政策宣讲、专家授课、参观见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组织企业家培训53期,累计培训企业家4000余人次。通过业务学习和对接交流,不断提升企业家的经济形势判断力、市场变化感知力、企业发展决策力。

(四)做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一是组织企业人才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行动。九路泊车“互联网+智能立体车库+大数据管理系统停车云平台”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波米科技有限公司、趋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二是加快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莱柯智能机器人“聊城轴承保持器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平台”等4个项目入选省级“数据赋能”优秀产品入库培育项目,“云轴联”轴承平台获发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全省首个行业云中心牌照。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市新一代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推进的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技术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加强专业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搭建产业交流对接平台。加强院士工作站、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合作平台建设,举办中日、中以、中德等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和中韩创新大赛等,支持信息领域企业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成果。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扶持推动企业间供需对接,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朋友圈”,形成以光纤线缆、5G集成电路芯片和关键基础材料配套的产业发展链条。

(二)抓紧抓实企业家培训工作。一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企业家培训,帮助企业家开阔眼界,拓展平台,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做好2023年度青年企业家导师制学员和导师的遴选工作,按计划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确保活动效果。三是筹划“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我市优秀企业家事迹,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营造尊企、助企、爱企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支持聊大、聊职等高校按照信息产业需求深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在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等领域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以上是结合我局职能对您提案的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9月11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郭玉玺  0635-8288410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单位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