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 | 冉令铎 | 建议时间 | 2024-03-29 |
---|---|---|---|
建议内容 |
废钢铁是唯一可大量替代铁矿石的铁素原料,是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再生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我市拥有丰富的废旧钢铁资源,在我市探索废旧钢铁循环利用的新生态,推动建立废钢铁加工配送示范基地,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对我市提高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建设“无废城市”,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目前我市废钢铁加工配送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已经基本形成废旧钢铁产业链,但是,经调研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钢铁加工配送企业普遍规模小的问题。虽然我市有51家在商务部门备案的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仅有4家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完成工信部准入,大多开展废钢铁加工配送经营业务的个体户,都为分散经营,缺乏园区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二是规范准入企业很难发挥带头作用。已准入的4家企业虽然具备较好的废钢铁加工配送能力,但受市场行情、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销售量和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三是现有政策造成的税源流失问题。目前我市未进行规范准入的废钢铁加工配送准入企业,很难取得进项发票,一般都低价销售给外地的钢厂中间商,未给我市带来产值,并造成一定的税源流失。 二、相关意见建议 近期,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支持废钢铁加工配送产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利好政策,建议我市抢抓政策窗口期,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废钢铁加工配送龙头企业,建设废钢铁加工配送产业基地,推动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具体建议如下:(一)强化规划布局。建议借鉴浙江“陶庄模式”,指导有资源优势的县区,规划布局废钢铁加工配送产业园,明确园区选址和规划,立国有全资平台管理公司经营产业园,对园区内废钢铁加工经营者制定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平台管理公司统一对外经营,与大型钢铁厂签订保供协议,解决开票问题,规避偷税漏税风险,把财税贡献留在地方。(二)强化政策支持。建议市工信、财政、商务、招商、财政、税务等部门参照省级部门出台的政策,联合出台市级配套奖补政策,重点支持现有的4家废钢铁加工配送准入企业申报省级“白名单”企业,纳入政策支持范围,综合考虑其废钢铁加工量、营业收入和税收额给予财政奖补。同时,建议工信部门牵头,积极培育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争取享受省政府出台的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三)强化行业监管。建议学习借鉴陶庄城市矿产有限公司的“五控”闭环经营模式,利用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产业园内的经营者提供信息发布、货源管控、线上交易等服务,同时接入税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强化行业监管,杜绝虚开发票、货票分离等经营乱象,保证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
答复时间 | 2024-05-22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冉令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建设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的意见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我市废钢铁回收加工行业发展,研究并出台了《聊城市关于支持废钢铁回收加工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正在征求市直部门意见中。 一、规范废钢铁加工配送行业发展 根据《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鼓励企业按照工信部要求规范准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家废钢铁企业完成了准入,加工能力达到195万吨。同时,联合多部门对申报山东省废钢铁加工行业规上企业“白名单”的企业进行指导,争取更多企业纳入省级规上“白名单”管理。 二、支持废钢铁加工配送行业发展壮大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级会加大对工信部废钢铁规范准入企业和省级“白名单”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并鼓励县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资源条件参考市级执行。二是推动废钢铁回收加工行业规模化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积极争创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推动我市废钢铁加工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三是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以本地企业为纽带,完善和强化我市废钢铁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减少我市废旧钢铁资源的外流,重点支撑我市的产业和经济发展。 三、强化废钢铁加工配送行业财税监管 配合省工信厅、省税务局针对省级“白名单”探索建设废钢铁回收加工信息智慧服务平台,并加强对工信部废钢铁规范准入企业的全方位监管,严格落实好发票开具规定。 下一步,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持续聚焦制约废钢铁回收加工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根据省、市层面政策具体实施情况,对我市出台的政策做进一步研究、调整和优化,充分发挥支持政策效能,促进我市废钢铁回收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废钢铁加工配送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2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工信局绿色发展推进科 0635-8288402 (此件公开发布) |
||
主办单位 |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