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 | 王延飞 | 建议时间 | 2024-04-02 |
---|---|---|---|
建议内容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未来产业一般是指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前沿,由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对未来经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变革性作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这种新兴产业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孕育期或成长期,具备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为支柱性产业的潜力。当前,未来产业正处于发展萌芽阶段,谁在未来产业上抢占先机,谁就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竞争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带动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是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 为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等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技术创新、产品突破、企业培育、场景开拓、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这些都为我国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就我省而言,山东凭借制造业大省优势,以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实施未来产业发展提升专项行动,提出建立未来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全国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着力打造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园、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潍坊元宇宙产业园、烟台东方航天港等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今年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还首次对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行动作出专门部署,明确了全省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标志着山东在未来产业发展上按下了“快进键”。 从我市来看,近年来聊城市实施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推进百企智造、千企转型、万企互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8.8%,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但是,就未来产业而言,我市除在虚拟现实领域,有阿法龙科技等零星企业外,其他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相比于济南、青岛、潍坊、烟台等地,我市未来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时机在“快”。为此,就加快推动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制定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强市域顶层设计,就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里部署,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研究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市域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前瞻布局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组织实施我市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为我市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供遵循。 二、加大未来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将未来产业招商引资纳入我市“招大引强”行动的重要内容,科学把握我市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从实际出发、从创新入手,优化未来产业招引配套措施,瞄准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命科学等产业方向,加大未来产业招引力度,有选择地招引一批未来产业企业,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未来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发展未来产业,人才是关键。建议将未来产业人才纳入“水城优才”工程,把未来产业人才引进列为我市人才引进计划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对象,在引进数量、范围、资格条件和待遇上给予未来产业人才更多倾斜。将未来产业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在项目资金、科研经费、职称评定、成果评价、生活补助、住房安排、子女教育、家属安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建立健全未来产业人才联系服务机制,依托驻聊高校加快组建我市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实行未来产业高层次人才配备服务专员制度,以优质服务留住用好未来产业人才。 |
答复时间 | 2024-05-31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王延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布局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建议,我局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发展未来产业工作的重视与关心,针对您建议中提到的有关问题及相关建议,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落实情况 (一)超前谋划布局氢能产业。2023年8月,我局根据我市产业基础和其他地区经验做法,形成了关于发展氢能产业的意见建议上报市政府。张百顺市长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明确将氢能产业作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由能源主管部门研究出台我市氢能产业规划,新能源产业专班统筹推进。9月份,张市长带队赴上海申能集团调研考察氢能产业。今年,金帝股份计划扩产氢燃料电池双极板,新上电解制氢用极板项目,进一步布局氢能产业。 (二)开展产业调研摸清家底。围绕工信部等七部委《关于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6个赛道和山东省政府重点发展的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7大方向,逐项进行调研摸底,我市未来产业基础整体较为薄弱,呈现零星点状分布特点,但是在个别领域具备一定发展基础。 (三)向上沟通对接了解政策。今年3月份,王刚副市长带队赴国家工信部科技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等机构对接未来产业谋划相关事宜,局分管领导多次向省工信厅汇报沟通,及时掌握上级有关部署。同时,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进行洽谈对接,依托国内一流智库资源优势,对我市布局未来产业提出专业化建议。 (四)提升创新能力做好支撑。围绕全市国家级人才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开展调研,摸清企业人才需求,调动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性,引导布局未来产业。今年共推荐39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72人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申报数量是2023年的3倍。引导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时风集团“氢燃料液压约束活塞内燃机研发”、冠县恒祥轴承“机器人谐波减速器轴承高性能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等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未来产业专项,实现零突破。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按照国家有需求、我市有基础、未来有前景的原则,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综合分析,计划6月份赴工信部对接相关政策和试点情况,赴赛迪研究院和中科院国家空间中心对接产业发展路径措施,围绕关键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培育、打造应用场景等方面,制定我市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优先布局N个我市产业基础较好的未来产业,超前布局X个前沿性未来产业,打造“N+X”未来产业格局。 (二)加强未来产业创新引领。引导现有产业链向前沿领域延伸,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前沿技术攻关项目、重大研发计划,参加省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从创新源头和技术底层催生重大原创性、引领型成果。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未来技术孵化链条,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转化服务能力,推动未来产业相关技术孵化。 (三)优化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充分发挥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政策导向和市场运作作用,将未来产业作为重要投资方向,引导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重点人才工程,拓展引才渠道,激发企业主体引才活力,引进建设具有前瞻战略思维的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3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工信局科技科 0635-8288622 (此件公开发布) |
||
主办单位 |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