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 | 王延飞 | 建议时间 | 2024-03-29 |
---|---|---|---|
建议内容 |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举措。去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中心网络平台,研究制定了《聊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上云突破1.4万家,选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40家,推动1000余家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总体来看,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普遍处于仅仅开展基础业务流程梳理和数据规范化管理的低级阶段,数字化发展意识和能力普遍不足,大多存在人才短缺、基础薄弱、成本高昂、转型方案不精准等问题,导致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的困境依然较为突出。为此,就加快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线上专注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效服务团队,增强我市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中心网络平台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功能,依托高效的线上线下合作机制开展“入驻式”诊断赋能活动,深化推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品牌。聚焦优势产业集群,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大脑”布局,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环节主导企业和产业创新综合体的引领作用,加大力度推动产业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选树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转型的典型模式,促进我市重点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协同转型,增强中小企业倚链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数字化转型示范引领。加强企业家数字化培训,提升中小企业负责人的数字化意识,推行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选树数字化转型企业家带头人,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结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和转型需求旺、转型基础好的特点,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摆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先方向,将其培育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库,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标杆评选,分行业选树转型成效明显的案例标杆,组织标杆企业“现身说法”,强化标杆企业示范引领,鼓励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速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 三、加强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队伍建设。面向我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引进服务能力强、集成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着力培育本地专业型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队伍,健全完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遴选、评估等标准、程序和机制,征集梳理可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和技术的平台型企业、电信服务商、咨询服务机构等,建立健全我市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资源库。动态征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中小企业与服务商精准高效对接,引导服务商提供“小快轻准”产品,为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
答复时间 | 2024-06-07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王延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提案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具体经营范围广泛,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截至2023年底,聊城市中小企业数量超过20万户,占企业数量的98%以上。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不强,资金薄弱,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调查显示,我市38.77%的中小企业尚未实施数字化改造,50.99%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仅有10.24%的中小企业实施了数字化改造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万物智联、生态重构的大趋势下,加速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把握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找准方向、精准发力。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牟定方向,建立目标。2023年,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聊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高效推进、示范引领”的总体原则,按照“评估-规划-实施-优化”的逻辑闭环,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在“研产供销服”等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为聊城市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目标是全年市(县、区)开展各类数字化转型服务活动50期以上,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组建队伍,资源对接。结合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特征和企业个性需求,面向全国择优遴选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具备较强技术支撑能力、较深行业知识积累、较好工程实施能力的服务商“资源池”,梳理形成与企业需求适配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产品“供给清单”。截至2023年底,共集聚服务机构25家,组建聊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益服务团队,其中,包含华为、浪潮、赛迪等品牌服务商。 (三)开展评测,行使有效。利用腾讯“区块链”技术,率先打造可上链存证的聊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评测系统,免费向广大中小企业开放,帮助企业多维度了解自身数字化发展能力和成熟度。邀请专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组织开展数字化评测县市区巡回活动,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进行,免费为1036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水平转型评测并出具报告。 (四)搭建平台,资源共享。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普遍存在的“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等难题,打造推动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管理职能赋能和服务资源池高度聚合的线上服务平台,免费向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转型诊断、案例分析、解决方案、在线培训、转型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截至2023年底,平台入驻机构48家,注册企业2720家,公布标准化解决方案51项,融资产品34项,服务企业1036次。 (五)数字培训,意识转换。2023年,市县举办各类活动76场次,企业参与人数3020人次。其中,数字化转型评测活动10场,为企业在“研产供销服”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水平评测,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和不足,出具数字化转型建议方案。数字化赋能活动9场,针对县(市、区)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瓶颈期,培养数字化转型意识,引导企业建立“一把手”责任制,深入基层扩大数字化转型知晓度。培训辅导活动8场,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参加数字化培训,深化转型认知,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助力企业精益化管理提升、培育数字化人才队伍。集群服务行活动13场,针对市级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标准化转型服务和产品,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优质企业定制融资产品,助力企业降低转型成本。精准对接企业10场,针对细分行业个性问题和需求,“一企一策”开展公益性赋能活动,打造一批“小快轻准”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此外县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转型活动26场。截至2023年底,共推动1144家企业实施了OA、财务、仓储、ERP等数字化改造,走上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道路。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明确任务目标。以县(市、区)为主战场,明确任务目标,分类施策制定转型方案,按照“评测-服务-实施-选树标杆”工作闭环,实行台账化管理,按时间节点跟踪督导目标完成,市县联动、定向攻坚,全年力争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二)优化升级平台。持续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升级“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线下”优质服务商资源池,全力打造“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纳入数字化转型水平评测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公益服务,推动供给侧资源与需求侧企业同频共振。 (三)强化示范引领。加强企业培训,选树优质数字化转型标杆,全市进行推广宣传,引领更多企业投入转型进程。鼓励各县(市、区)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为企业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队伍建设。优选服务商团队,动态更新队伍成员。注重服务商团队本地化,更好服务本地企业。将服务团队定位于“企业科技科”,帮助企业做调研、总结需求、交付培训、答疑解惑,成为最了解企业每个经营细节的“编外人员”。打造7*24小时咨询、3小时到现场的驻场服务队伍,使得企业的每一点需求都得以无偏差实现,有效解决企业专业度缺失的这一重要制约因素。 感谢您对聊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5日 联系电话: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 0635-2990081 (此件公开发布) |
||
主办单位 |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