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2023年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落实情况
11371500MB2860207Q/2023-45278122
2023-12-30 11:48:49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落实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序号细化分解任务进展情况进度评价牵头部门
6启动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聚焦创新驱动、项目建设、数字转型等八项重点工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左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实施技术改造行动,不断扩大有效投资,1-9月份,全市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731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小组第2。1-9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0%,高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4%。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出台“一业一策”政策措施,重点打造铝加工、化工新材料、轴承等标志性产业链。突出抓好100个强链延链补链项目。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1.《关于支持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钢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聊城市打造铝加工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案》《聊城市打造轴承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案》已经印发;《聊城市打造化工新材料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8月份局长办公会进行研究,正在修改完善中。
2.2023年100个制造业强链延链补链项目。截止9月底,调整后的100个项目全部开工,完工项目17个,累计完成投资144.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8.29%。
3.出台制定《聊城市“十链百企”融链固链2023年工作方案》,分区域、分主题举办融链固链对接活动29场,承办省级对接活动1场,参与企业2200余家次,其中“专精特新”企业400余家次,达成合作意向217项,推动上下游产品对接、技术对接,引导中小企业夯实发展基础,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稳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等全面融通发展。
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力争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绿色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营收大幅增长;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提速扩量,创建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2个以上。

市发展改革委
1.1-9月份,我市有色金属产业82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903.58亿元;黑色金属产业158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424.68亿元;绿色化工产业98家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约460亿元。
2.组织申报申报优质食品目录产品19种(其中预制菜3种)、省级产业集群2个、强县1个、强镇4个、基地1个,推荐阳谷、高唐为地方特色食品产区。加大对接力度,参与济南牵头淄博德州聊城东营泰安滨州的省会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5月份组织东阿阿华医疗参加省会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生物医药产业协作大会。
3.茌平区绿色功能铝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新材料类集群,新培育冠县绿色智能锻造特色产业集群、阳谷县高端颐养膳食特色产业集群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新增“小升规”企业100家、省级以上高成长企业150家。精准对接资本市场,支持更多优质企业挂牌上市。深入实施“助企远航行动”,再选派一批服务专员到企业驻点帮扶。1.建立2023年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培育库,入库企业263家。开展培训交流、入企服务、引导改制等活动,力争2023年工业企业升规纳统120家以上。2023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6家,数量居全省第6、小组第1,是上年度2.2倍、小组第2名1.3倍,超已认定总量;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9家企业入围,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2.强化培育单项冠军力度。86家企业纳入重点培育库,其中申报国家级的有12家。我市共有60家企业申报省级单项冠军,较去年增加33.3%,6家企业参与复核。
3.将远航行动企业扩充到400家,400名服务专员已到位,帮助企业在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安全生产方面查缺补漏,优化升级,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困难问题。1-9月份,征集到企业问题诉求413个,经督促县级推进、转办市直部门,目前410个已解决,解决率99.3%。
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11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推进市县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基站总量突破1万个。
建设数字经济生态服务平台,“一综一专”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运营,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加快产业数字化。
推进“工赋聊城”,建设“晨星工厂”,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5家以上。
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千企技改”促“千企转型”。
促进数字产业化。提升光电线缆、集成电路、基础材料等核心产业竞争力,培育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建设聊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达到3%。
1、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目前已完成5G基站建设8474个。召开了千兆城市建设座谈会、创建“千兆城市”工作推进会,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要求,正在编制申报材料。
2.冠县冠宏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临清兴运标识解析行业型二级节点已上线运营,高唐宏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建设方案和能力已经通过评估。
3.今年以来,共组织申报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开展2023年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申报,今年我市共推荐优秀场景2户、智能工厂2户,72家企业入选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6个产品入选“数据赋能”优秀产品入库培育项目,2家园区入选“晨星工厂”试点园区,阳谷入选试点县市区。
4.印发《聊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集聚23家服务机构,组建聊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益服务团队,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线上服务平台,免费提供全方位服务;开展数字化转型评测活动10场,开展数字化转型赋能活动9场,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辅导活动8场,集群服务行活动9场,精准对接活动12场,累计服务企业2000余家,出具数字化转型方案400余项。
5.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做强光纤线缆产业,做大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做专软件产业;东阿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链云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山东省电子信息行业百家优秀企业。1-9月份,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27.6%。
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6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推进鲁西化工尼龙6、信发BDO精细化工等一批投资过50亿元重大项目,加快聊城、茌平化工产业园扩区建设。
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600个以上。


市发展改革委
1.鲁西化工尼龙6(一期)土建施工完成;设备采购完成,陆续到场,正在安装。
2.茌平化工产业园扩区,近期经过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积极汇报,影响其批复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环评等问题已解决,省化专办将于国庆节后进行进一步审查并公示。《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园区2年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鉴于鲁西事故情况,聊城化工产业园扩区计划暂无法按计划推进。
3.1-9月份,全市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731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4%。
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8办好“聊城企业家日”活动,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用心用情为企业解决难题。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拟于11月上旬开展“聊城企业家日”系列活动,目前正在筹备中。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司法局
68支持东昌府区建设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首善之区”。
茌平着力建设国内高端铝精深加工和绿色化工基地,
临清聚力打造全国轴承和纺织产业新高地,
冠县建强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板、装备制造基地,
莘县建设现代农业之都、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阳谷打造国内领先的铜冶炼精深加工基地、光电线缆产业集聚区,
东阿打造比较优势明显、多业态融合的鲁西大健康产业高地,
高唐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基地。


市发展改革委
1.大力支持茌平着力建设国内高端铝精深加工基地和阳谷打造国内领先的铜冶炼精深加工基地。茌平区绿色功能铝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2.临清市纺织服装产业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三和纺织入选全国棉纺织行业营业收入百强榜第9名,通过省级质量标杆企业认定,指导申报山东省轻工纺织行业数字“三品”示范企业。加强重点课题技术攻关,引导企业申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节能减排技术暨创新应用推荐目录。举办第八届临清-中国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参展企业再创新高、参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已成为国内规模第二的专业轴承展览会;外地参展企业占比创新高,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展销范围广、成效好,“临清轴承”知名度进一步增强。
3.时风农机装备(拖拉机)全部达到了国Ⅳ标准,中大型拖拉机TD、TE、TF、TG等机型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九路泊车完成聊城、泰安、北京、武汉及马来西亚垂直循环立体车库项目。
4.莘县化工产业园扩区申请已完成市级审查,正在行文转呈省政府。
5.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做强光纤线缆产业,推进光缆企业与上中下游产业链条企业合作,延长光纤产业链。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山东日辉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汉河(阳谷)电缆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在阳谷县举办电线电缆行业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推动光纤线缆行业数据赋能,阳谷光电信息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汉河(阳谷)电缆有限公司、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入选省级绿色工厂。阳谷经济开发区被评为2023年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6.高唐县以九路泊车为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推荐高唐县康养食品特色优势食品强县申报省级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推荐梁村镇小麦深加工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镇,推荐聊城好佳一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山东高唐永旺食品有限公司、洛凰食品(山东)有限公司申报山东特色优质食品目录产品。
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0支持市经开区创建国家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市高新区打造全国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市度假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产城融合样板区。

市发展改革委
高新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逐一梳理新型纺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套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领域、缺失环节、薄弱方面,开展精准对接,明确每个产业“现在有什么、下游能做什么、未来能发展什么”。深入企业做好政策讲解和对接,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升规及申报“专精特新”“一企一技术”“单项冠军”等荣誉称号。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1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将各类开发区(园区)作为主战场,强化“亩均效益”评价,推进优质企业、项目、要素向开发区集中。

市商务投资促进局


市科技局
积极学习先进地区,2023年5月组织赴宁波学习“亩产效益”先进经验,优化评价办法。亩产效益评价工作进入尾声,各县(市、区)正在陆续公布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情况。争取全省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试点,已获省厅原则同意。邀请省工信厅到我市亩产效益评价工作开展调研,逐一走访,深入了解情况。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8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改,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0家以上,建设一批“近零碳”示范项目、试点园区。出台《聊城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重点培育市级及以上绿色制造名单,今年以来,全市有15家企业和2家园区成功列入省级绿色制造名单。顺利推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生态环境局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