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聊城市特色产业集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公示

根据“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工作要求,我局起草了《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现进行公示。公示期2021年8月5日-2021年9月4日。如有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市工信局。


联系人:李绍远     联系电话:8288618

邮  箱:lcsgxjyjs@lc.shandong.cn


附件: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8月5日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

第二节 发展环境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5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7

第四节 空间布局 21

第三章 重点方向 25

第一节 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26

第二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51

第三节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 60

第四章 重点任务 61

第一节 深入实施产业突破工程 61

第二节 深入实施“双招双引”工程 66

第三节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68

第四节 深入实施新基础设施先行工程 73

第五节 深入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工程 75

第六节 打好企业培育攻坚战 78

第七节 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 81

第八节 打好制造转型攻坚战 84

第九节 大力实施“高水平走出去”区域开放合作战略 88

第十节 坚守安全生产底线 90

第五章 保障措施 92

第一节 完善组织实施机制 92

第二节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 94

第三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6

第四节 创新资金支持方式 97

第五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98

第六节 优化发展环境 99

第七节 加强监督考核 100

因篇幅较长,详细内容见附件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示).doc


《聊城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了《聊城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聊工信发〔2021〕127号),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行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我市工业结构偏重,传统行业占比较高,又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工业的绿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和《〈中国制造2025〉聊城实施纲要》战略部署,为落实好《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市工业绿色发展转型,制定《聊城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目标

《规划》共分发展的基础和挑战、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保障措施四个部分。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重点谋划了七项重点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即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绿、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工业体系循环发展、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建立健全绿色服务体系、最终在我市全面形成以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为支撑的绿色制造体系。

《规划》围绕我市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化工、纺织等七个传统行业制定了传统行业提质增绿的行动路线,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提出了加快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

《规划》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出发,从资源节约、工业园区循环发展、再制造产业发展和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工业体系循环发展的有效措施。

《规划》提出将把双控、双碳、双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碳达峰和碳中和、生产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控制)理念贯穿于工业绿色发展的大框架中,强化绿色科技的作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在全市重点建设3家绿色园区,20家绿色工厂,开发10种绿色产品,培育5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构建2个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基本完成,全面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服务方式、健全工作机制等四项保障措施。部门之间要密切沟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调度交流工业绿色发展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下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及时发布工业绿色发展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推广目录,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化技术改造,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绿色化技术改造、绿色系统集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调动企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2021年10月11日

未收到意见。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评估报告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编制了《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报告包含对《规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评估,评估情况如下:

一、总体情况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五年。为明确未来五年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根据《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二、评估重点及方式

(一)评估重点:1.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2.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3.是否符合企业的良性发展;4.是否可能引发不良连锁反应或对相关利益群体造成影响;5.是否可以长久执行。

(二)评估方式:一是向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发函征求意见,并采纳合理建议。二是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三是征求市政府特邀顾问、局法律顾问意见建议,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评估分析结论

(一)必要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要求,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关键五年,更是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打造黄河下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黄金机遇期和攻坚期。围绕深入贯彻《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对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打造黄河下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全省“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取得新成绩,更好支撑和服务我市“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二)可行性。《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绿色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十大制造业产业为重点,全面实施“链长制”,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打造黄河下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全省“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取得新成绩,更好支撑和服务我市“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合理性。《规划》的制定主要依据《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聊发〔2020〕12号)及《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等。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四、评估结论和建议

《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方向、重点任务,为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跻身全省制造业强市前列,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节点突破城市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初步建成黄河下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议发布。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10月15日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专家论证情况书面记录

记录时间:2021年10月21日

记 录 人:王欣光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因疫情防控要求,2021年10月21日上午,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论证。专家组审阅了规划文本,听取了课题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听取了专家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向提出意见的有关专家进行了反馈。

一、专家修改建议

1、进一步优化论证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规划指标体系。

2、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与聊城市及其下辖县(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进一步衔接。

3、进一步检查文字表述,进一步完善相关数据、图表。

二、对专家论证意见的采纳情况

1.结合专家意见对《规划》的战略定位、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完善,确定为“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节点突破城市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初步建成黄河下游先进制造业基地。”

2.在空间布局方面,根据聊城市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功能定位及《聊城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求,着力构建“1+5”产业空间布局。1个主战场:聊茌东都市区(即东昌府区、茌平区、东阿县等3个区县和聊城经开区、聊城高新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等3个市属开发区);5个支撑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高唐县等五个县(市)。

3.对《规划》文字表述就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补充了相关数据、图表。

三、专家组成员

姓 名

单 位

职称/职务

周民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王忠平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原常务副院长、教授

包路林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工程咨询师

范玉波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胡丽娜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10月21日


注意:

该问卷调查已结束或不在征集日期内,无法进行提交。

* 1. 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